第38章 案结尘落与墨海寻痕(1 / 2)

斗室的门再次合拢,将阿罗那句冰冷的警告与陆鸣一同锁死在更深的死寂里。

阿罗的话像最锋利的冰锥,凿碎了他最后一丝侥幸。

巨大的无力感如同忘川之水,彻底淹没了他。

怀揣着能炸碎一切的秘密,却被彻底推开,手无寸铁,这种认知比任何明确的敌意更令人窒息。

他长长地、无声地吐出一口浊气。

脸上所有外露的情绪,不甘、愤怒、恐惧,都迅速褪去,沉淀为一种深不见底的平静。

他知道,现在唯一能做的,就是“等”。

但不是枯等,而是蛰伏。

接下来的几日,酆都城的运转似乎并未因镇魂塔里那位大人物的濒死而有丝毫停滞,反而以一种近乎冷酷的效率,迅速消化着这场风波。

正式的消息终于通过判官殿的公文渠道层层下达,冰冷而简洁:

“原巡察司司正秦广,身犯重罪,渎职贪墨,已于镇魂塔内魂火溃散,依律革除一切职衔,所涉案卷封存。功过司、轮回司一应失察吏员,各罚阴德点数若干,以儆效尤。”

没有细节,没有深入追究,甚至没有提及“癸卯年”半个字。

一切尘埃落定,符合所有人(除陆鸣外)的期望。

风波表面平息。

陆鸣听到这消息时,正在斗室里擦拭那支许久未用的钢笔。

他动作没有丝毫停顿,仿佛只是听到一则与己无关的寻常通告。

只是擦拭笔尖的手指,极其轻微地收紧了一瞬。

天庭巡察组功成身退,悄然离去。

判官殿似乎也松了口气。

又过了两日,文仲再次出现在斗室门口。

他依旧穿着那身一丝不苟的深紫主簿袍服,脸色平静,看不出喜怒。

“巡察使已返天庭复命。”

他开口,声音平稳无波,“判官殿积压文书如山,崔判官处亟需熟手处理日常往来纪要、归档文书。你‘休整’已久,明日便回主簿处当值。”

没有询问,没有解释,直接下达指令。

语气公事公办,却也是一种明确的信号,闲置结束了,但并非回归核心,而是被放置到一个庞大、繁琐却相对“安全”的位置。

陆鸣起身,垂首躬身,姿态恭顺无比:“卑职领命。谢处正大人。”

文仲深深看了他一眼,目光在他似乎彻底平静下来的脸上停留片刻,最终什么也没说,转身离去。

这既是保护,将他暂时隔离在风暴眼之外;也是观察,看他是否真能安于这“边缘”角色。

重返文书房那日,气氛微妙。

相熟的吏员们点头招呼,笑容却多少有些僵硬和疏离,带着几分审视和不易察觉的避讳。

昔日围绕着他的热络与奉承荡然无存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礼貌的距离感。

陆鸣对此视若无睹,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、因伤病初愈和久疏公务而产生的些许生疏与惭愧,一一回礼,然后便沉默地走向分配给自己的那张位于偏殿角落的书案。

案上堆放的,果然是如山般的日常文书:各司往来公函的副本、功过司的月度简报摘要、轮回司的投胎流程记录纪要……琐碎、重复、浩如烟海,至关重要却又最不引人注目。

陆鸣没有任何怨言,立刻投入工作。

他展现出惊人的效率和一丝不苟的严谨。

笔尖在纸面上沙沙作响,分类、摘要、归档……动作精准快速,仿佛一架不知疲倦的精密机器。

他甚至主动将一些流程优化的小建议写成条陈,通过正常渠道呈报,不越雷池一步。

文仲偶尔经过,目光扫过他伏案的背影和案头迅速减少的文牍,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赞许,随即又被更深的沉思所取代。

日子仿佛就此平静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