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章 涟漪暗涌与无声惊雷(1 / 2)

酆都城永恒的昏暗中,陆鸣的临时斗室寂静如墓。

他被无形的力量按在这“休整”的浅滩上,与判官殿深处那场关乎真相与清算的风暴彻底隔绝。

窗外是凝固的死铁灰色,窗内是他几乎能听见自己魂火摇曳的死寂。

没有卷宗需要批阅,没有指令需要传达。

昔日握惯了判官笔的手指,如今只能在冰冷的石桌上无意识地敲击,残留的触感早已被无所事事的虚无感吞噬。

文书房相熟的吏员偶尔路过门口,眼神躲闪,点头的幅度克制得如同经过精密测量,旋即匆匆离去,生怕沾染上一丝他身上的“麻烦”气息。

这种被彻底“闲置”的滋味,比后背阴铁般的闷痛更磨人。

它无声地侵蚀着意志,提醒着他此刻的无力。

就像一把刚刚证明过锋芒的利器,却被突然收入鞘中,弃于角落。

他试图翻阅那些硬邦邦的旧档,文字却如烟飘过眼帘,唯有脑海中那抹癸卯年签收单上的金色印泥,如同彼岸花般顽固闪烁,不肯被遗忘。

它还在吗?那份标注“异常”的副本,是沉在档案海底层,还是已被悄然抹去?

秦广、镇魂塔、巡察组……这些词在心底反复灼烧,却撞不开厚重的帷幕。

一种焦灼与无力交织的滞涩感,如同忘川河底的淤泥,缓缓淹没上来。

午后,门被吱呀推开。

老皮枯树皮般的脸探进来,嘶哑的声音像破风箱:“陆鸣?文书房后库积了旧档,处正吩咐,你去搭把手归类。”

陆鸣心头一跳——后库是最底层的杂役活,连小鬼都嫌弃。

但这是“休整”以来,他第一次被允许踏足文书房。

是文仲留的透气孔,还是隐晦的警告?

他压下情绪,垂首应道:“是,皮老。”

文书房后库像判官殿坏死的盲肠。

甜腻的霉味混着潮气,吸入口鼻都觉沉重。

几盏残旧磷灯投下惨淡光晕,照亮飞舞的尘埃和蠹虫碎屑。

低阶吏员们如提线木偶般搬卷,动作迟缓,面色麻木。

陆鸣被派到角落,整理“丙寅至戊辰年功过司奖惩备案”。

尽是数百年前的鸡毛蒜皮:某吏员打翻灯油罚俸,某差役迟到抄阴律……

他搬卷、贴标、归类,动作标准得像没灵魂的机器。

但低垂的眼眸深处,所有感官都绷成了弦:耳廓微颤,从麻木的闲聊中捞信息碎片。

每一次信息的碎片撞入耳中,都在他心底那片死寂的泥潭里激起一丝微不可察的涟漪。

他能清晰地感觉到,自己正像一个被遗忘在河底的陶罐,默默承接着从水面之上、风暴中心渗漏下来的、已然浑浊的余波。

搬起一捆脆化的卷宗时,他听见:“……天庭巡察组提审了巡察司内务处张主簿,老脸绿得长苔……”

指尖捏卷的力度悄然加重,将那沉重的一捆卷宗无声地搁在冰凉石台上,仿佛搁下了一块压在心口的石头;

取标签纸时,笔尖蘸墨的瞬间,又传来:“……镇魂塔昨夜换防,新阴兵煞气重,眼珠子都不转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