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9章 杯酒释兵权?(1 / 2)

太极殿的门槛高,高到把长安城的暑气都挡在了外头。

殿内灯火通明,儿臂粗的龙凤烛燃着,把金砖漫地的地面照得晃眼。

空气里飘着瑞脑香,但这雅致的味道压不住那股子烈酒和烤羊肉混在一起的燥热气。

丝竹管弦的声音其实不小,但在这一屋子武将的大嗓门底下,跟蚊子叫差不多。

叶凡坐在左首第一位。

他面前的案几上摆着只剩一半的烤乳猪,但他没动筷子。手里捏着一把银刀,正慢条斯理地给一颗荔枝剥皮。

那是岭南刚进贡来的,用冰镇着,壳上还挂着水珠。

“尝尝。”

叶凡把剥好的荔枝递到身侧。

李丽质穿着一身淡紫色的宫装,头发挽了个流云髻,只插了一支白玉簪子。

三年没见,她眼角多了点细纹,但那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温婉气韵,反而更沉了。

她接过荔枝,没急着吃,而是拿帕子给叶凡擦了擦手上的黏汁。

“父皇看着呢。”李丽质声音很低,带着笑音。

“看就看呗。”叶凡把银刀往盘子里一扔,发出一声脆响。

“我是他女婿,给他闺女剥个荔枝,还需要写个折子请奏?”

李丽质嗔了他一眼,把荔枝送进嘴里。

甜的。

一直甜到心坎里。

大殿另一头,热闹得像个菜市场。

一群长安城的勋贵子弟,围成了一个圈。

圈中间,叶轻凰正一只脚踩在胡凳上,手里抓着只羊腿,啃得满嘴流油。

她身上那件郡主礼服早就被扯松了,露出一截缠着绷带的手腕。

“怎么着?不服?”

叶轻凰把羊骨头往桌上一拍,眼睛盯着对面一个面白无须的小公爷。

“你说你那是宝马?那是驴!还是只阉驴!”

周围一阵哄笑。

那小公爷涨红了脸,“郡主,那可是汗血……”

“汗个屁的血。”

叶轻凰打了个饱嗝,随手把油乎乎的手在那个小公爷锦缎袍子上擦了擦。

“回头去我家马棚看看,什么叫踏雪追风。那才叫马,你那个,顶多算是个代步的牲口。”

小公爷看着衣服上的油印子,想哭又不敢哭。

王玄策坐在旁边,安安静静地剥着核桃。

剥好一个,就放在叶轻凰面前的小碟子里。

也不说话,就像是个没有脾气的影子。

“够了。”

叶轻凰看了满满一碟子核桃仁,皱了皱眉。

“我又不是松鼠。”

“解腻。”王玄策吐出两个字,手里动作没停。

叶轻凰撇了撇嘴,抓起一把塞进嘴里,含糊不清地骂了一句:“就知道管我,跟我爹一个德行。”

上首,李世民坐在龙椅上。

这三年,他老得有点快。

胡子里夹了不少银丝,眼袋也耷拉下来了。

但那双眼睛,在烛火下依然亮得吓人。

他手里端着一杯酒,没喝,目光在殿里扫了一圈,最后落在薛礼身上。

“薛礼。”

声音不大,却穿透了嘈杂的人声。

大殿里静了一下。

薛礼正在被程咬金灌酒。

老程那只熊掌一样的手正拍着他的后背,听见皇上叫唤,薛礼身子一震,推开酒碗,站了起来。

他走到殿中,弯腰一礼。

“臣在。”

李世民看着这个站得笔直的将领。

“朕看了折子。”

李世民摩挲着酒杯。

“你说杀了两万人,朕不意外。你说修了五百里路,朕也不意外。”

他顿了顿,身子微微前倾。

“朕听说,如今昆明城的孩子,都会背《三字经》了?”

薛礼没抬头,声音沉稳:“回陛下,不仅会背,还会写。如今西南十二州,凡八岁孩童,皆能书汉字,行汉礼。”

“好!”

李世民猛地一拍龙案,大笑出声。

“这才是朕要的开疆拓土!”

他指着薛礼,目光却看向了那边正在啃羊腿的叶轻凰。

“听说,这还是昭华那个丫头教出来的?”

众人的目光唰地一下转过去。

叶轻凰正要把最后一口羊肉咽下去,被这么一看,差点噎住。

她胡乱抹了把嘴,站起来,也没个正形,随便拱了拱手。

“外公谬赞了。”

“那就是不想教书了?”李世民笑眯眯地问。

“不想了。”

叶轻凰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。

“那帮小崽子太笨,教他们认字,比杀人还累。”

大殿里响起一片笑声。

程咬金端着酒碗,大着嗓门喊:“这丫头随根儿!像咱们武人!那是拿刀的手,拿什么笔杆子!”

尉迟恭也跟着起哄:“就是!回头让俺家那小子跟你过两招,看看是你的虎头戟硬,还是他的马槊硬!”

气氛热烈到了极点。

酒香更浓了,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红光。

这是大唐最鼎盛的时候,名将如云,四海臣服。

西南平了,路通了,似乎天下再没什么能挡得住大唐的兵峰。

叶凡剥了第二颗荔枝,刚要送进嘴里。

一个声音突兀地响了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