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章 善恶之衡与福报之光(2 / 2)

科级帝君 小亮辉 4651 字 13小时前

义警赵卫国,暮年壮心,守护幼苗,义行感天动地。赐予与之福:一、佑其身体硬朗,旧疾渐愈,安享晚年;二、佑其善举得彰,获社会感念与尊崇,老有所荣;三、佑其精神传承,影响后人,善念绵延。

第三道带着、、意味的福光,笼罩了正在路口颤巍巍指挥交通的赵老爷子。他感觉腰腿似乎有力了一些,过往的行人投来的目光也似乎更加充满了敬意。

最后,陈远的神念扫过韩家,清晰地看到了那由二十四年无私奉献、一次次伸出臂膀积累起来的厚重功德。他挥动判官笔,一道格外璀璨、蕴含着、、与金榜题名祥瑞的七彩光柱,精准地笼罩向韩家:

市民韩立明,热血仁心,二十四年如一日,无私奉献,挽救生命于危难,弘扬正气于日常,其身正,其家睦,其德厚。此等善行,当泽被后昆,福荫家门。赐予金榜题名之厚福:佑其子韩俊,寒窗苦读终得报,考场挥笔如有神,超常发挥,得偿夙愿,入读国家顶尖学府,光耀门楣,以此彰显善行大德之后报!

福报赐下,并非即刻惊天动地,而是如同春雨润物,悄然改变着因果的脉络。

......

时光流转,福报开始在各个家庭中显现。

方文山这边:先是有一位曾是受他赊书恩惠、如今已成为知名作家的学生回乡省亲,偶然得知书屋困境,不仅一次性还清了当年的欠款(按数倍计算),还发动文友力量,为书屋策划了一场守护城市精神灯塔的众筹活动,引起本地媒体关注报道。书屋不仅解决了租金问题,更成为城市文化地标,客流如织。女儿也顺利获得了心仪大学的奖学金。

李静芝老师:去医院复查,胃部病灶竟奇迹般缩小,医生连称不可思议。她所带的毕业班在高考中超常发挥,平均分创下学校历史新高,多名学生被顶尖学府录取。更让她老怀安慰的是,之前因疏于陪伴而关系微妙的儿子,主动回家看望她,并告诉她自己在工作上获得了重要突破,理解了母亲当年的不易。

赵卫国老人:社区街道得知其事迹后,主动联系医院为他进行了全面的免费体检和理疗,风湿病痛大为缓解。市里评选最美老人,他高票当选,在表彰大会上,无数被他守护过的孩子和家长为他鼓掌。甚至有年轻人受他感召,组建了护学志愿队,接过了他的接力棒。

时光流转,至2025年高考季。

韩俊怀着略微紧张的心情走入考场。然而,与往常不同,他感觉此次考试中思路异常清晰敏捷,尤其是面对那些平日需要仔细斟酌的难题时,竟能灵光频现,下笔顺畅。整个考试过程,他心态平稳,发挥出了自己前所未有的最佳水平。

考试结束后,到了查询成绩的日子。韩立明和妻子紧张地守在电脑前,韩俊自己输入准考证号,点击查询——页面跳转,出现的并非具体的分数,而是一行醒目的提示:恭喜!您的成绩已进入全省前50名,具体分数予以屏蔽。

成绩被屏蔽了?!韩立明一时没反应过来。

爸!妈!韩俊率先反应过来,激动地跳了起来,成绩屏蔽...这意思是,我的分数很高,非常高!很可能...很可能够得上清华北大了!

一瞬间,巨大的喜悦和难以置信笼罩了这个家庭。然而,惊喜还在后头。就在成绩公布后的第二天,韩家接到了一个来自北京的陌生电话。对方自称是国家顶级学府招生办公室的刘老师。

是韩俊同学家吗?恭喜韩俊同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!我们招生组已经抵达本省,希望能当面与韩俊同学交流,为他提供最合适的专业选择建议。刘老师的声音温和而专业。

韩立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他从未想过,这样的顶尖学府会主动联系他们,而且还是如此及时。第二天,刘老师亲自登门拜访,耐心细致地分析了韩俊的兴趣特长、未来发展规划,并结合学校的优势学科,给出了非常中肯的专业填报建议。

韩俊同学的成绩非常有竞争力,我们非常欢迎他这样的优秀学子。刘老师的话让韩家上下倍感温暖与荣幸。这种被重视、被关怀的感觉,远远超出了单纯的分数意义。

后续的录取过程异常顺利。韩俊果然收到了来自国家顶级学府心仪专业的录取通知书!消息传开,整个社区、韩立明的单位都为之轰动。人们纷纷向韩家道贺,同时也对韩立明长期坚持的善行表示敬佩。

老韩这是好人有好报啊!连北大的老师都亲自上门指导,这福气真是没得说!

都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,看看韩工家,真是应验了!

面对赞誉,韩立明一如既往地朴实:我只是做了点力所能及的小事,孩子自己争气。但他心里明白,这份般的巨大福报,从孩子的超常发挥,到成绩屏蔽,再到招生办老师的主动关怀,这一系列的幸运,与他二十四年的坚持必然有着深层的联系。这更坚定了他继续行善的信念。

陈远在文昌殿内,看着韩家上空那祥光缭绕、喜气盈门的景象,看着韩立明身上那善功光柱因这巨大的福报反馈而更加凝实闪耀,心中充满了欣慰。

血润生命,善积厚德。金榜题名,福报昭彰。他轻声总结。韩家的案例,完美地诠释了坚持善行如何改变自身与家庭的命运轨迹,为善有善报写下了最有力的注脚。

此事的广泛传播,也在南都市悄然掀起了一股正能量之风,无偿献血点一时人头攒动,参与慈善活动的人也更多了。人们口耳相传着韩家的故事,内心都愿意相信:只要一心向善,福报或许会在不经意间,以最美好的方式降临。

四人的善行得到福报反馈,其事迹经《功德簿》无形流转,又进一步激励了更多人效仿行善。南都市上空的善功光点明显增多了,整个城市的文运之气也因此更加祥和、蓬勃。

陈远在文昌殿内,欣慰地看着这一切。他能清晰地看到,四人身上的灰气、暗痕已然消散,取而代之的是明亮的福缘光辉,并与他们原有的善功光柱交相辉映,形成了良性的循环。

见善如不及,见不善如探汤。陈远轻声吟诵古语,赏罚分明,善恶有报,方能引导世风向上,文运长久昌盛。

他意识到,作为文昌帝君,是斩除荆棘,扫清道路;而则是播种希望,滋养沃土。两者相辅相成,缺一不可。唯有如此,才能真正肩负起执掌文运、教化一方的神圣职责。

殿内,《功德簿》的光芒似乎也因为这次大规模的福报赐予而更加温润厚重。书页之上,那幅善功福缘图变得更加清晰、明亮,预示着未来将有更多的善行会被记录,更多的善心会得到呵护。

陈远知道,这条赏善罚恶、维系文明薪火相传的道路,他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。

(未完待续)

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