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都市文旅局,下午四点。
陈远坐在略显宽敞的办公室副主任室内——原来的主任上月因经济问题被纪委带走调查后,局里暂时指定他主持办公室工作。虽然职位前面还挂着个字,但肩上的担子已然不同。
他面前堆着厚厚的文件材料,刚审核完上个月全市文化市场巡查的报告,正着手修订一份关于推动民间工艺传承的实施方案。阳光透过百叶窗,在他沉稳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
陈主任,科室的小王敲门进来,钱局让问一下,非遗展演的预算方案什么时候能出来?明天上午局务会要讨论。
陈远从文件中抬起头,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,看了眼日历:明天一早我亲自送过去。
小王点点头,又压低声音:听说这次展演,钱局的外甥女也报了节目,是那个什么现代舞......您看要不要在节目单上调整一下顺序?
陈远不动声色地看了小王一眼:按程序走,专家评审组怎么定的就怎么安排。他顿了顿,补充道,把评审组的意见整理好,附在方案后面。
明白了。小王会意地退了出去。
陈远继续低头看文件,心里却明镜似的。自从主持办公室工作以来,这种试探和人情往来明显多了起来。他三十二岁,在这个副科级的位置上已经待了五年,如今虽然暂时主持工作,但距离真正扶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前任主任的教训还历历在目,每一步都必须走得格外谨慎。
手机震动,是女友林薇发来的消息:晚上一起吃饭?我爸妈又催了,问我们什么时候定下来。
陈远揉了揉太阳穴,回复:好,下班我去接你。今天要处理的事情比较多,可能要晚一点。
放下手机,他望着电脑屏幕上民间工艺传承几个字,不由得想起昨夜在文昌殿中,通过《功德簿》看到的那个坚守传统技艺的老匠人石守拙。白日里,他要为这些民间艺人的生存与发展殚精竭虑,审核、修订那些关乎他们命运的文件;夜晚,他却能直接以神力,为他们拨云见日,赐下福缘。
这种极致的反差,时常让他感到一种荒诞的割裂,却也让他对文运兴衰有了更深的体会。
陈主任,对桌的老张递过一份文件,这是您要的关于生漆夹纻技艺的资料,市志办那边刚送来的。这项技艺现在怕是快要失传了。
陈远接过文件,道了声谢。资料显示,石守拙是南都市唯一一位还能完整掌握生漆夹纻造像技艺的匠人。他白天还在为如何将这类非遗保护落到实处而费神,晚上便已为这位老人规划好了前路。
这种先知先觉凡尘琐事交织的感觉,让他对文昌帝君的职责有了更深的理解。
下班时已是华灯初上。陈远匆匆赶到与林薇约好的餐厅,一家格调雅致的江南菜馆。
林薇已经到了,她今天穿了一件浅蓝色的连衣裙,衬得肤色愈发白皙。看到陈远,她笑着招手,眼角却有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。
又加班了?林薇给他倒了杯茶,听说你现在主持办公室工作,是不是更忙了?
还好,陈远含糊应道,转移了话题,叔叔阿姨最近身体怎么样?
都挺好,就是......林薇顿了顿,抬眼看他,就是操心我们的事。陈远,我们都交往三年了,你现在工作也稳定了,到底怎么想的?
陈远沉默了片刻。他不是不爱林薇,只是每当谈及婚嫁,他总会想起自己那不可思议的另一重身份——文昌帝君。这身份如同一个巨大的秘密,横亘在他与世俗生活之间。他无法想象,若有一天林薇知晓,每晚睡在她身边的,竟是执掌天下文运的神明,她会作何反应?
薇薇,他斟酌着用词,再给我点时间。现在办公室这一摊子刚接手,很多事需要理顺......
又是工作!林薇打断他,声音带着委屈,每次都是这个理由。陈远,你是不是根本就没想过要和我结婚?
看着女友泛红的眼眶,陈远心中一痛。白日里在单位要如履薄冰,晚上要执掌文运裁决善恶,如今连感情生活也陷入僵局。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,却又不得不强打精神。
不是的,薇薇,他握住她的手,触感微凉,等我这段时间把工作理顺,我们好好商量这件事,好吗?
这顿晚饭在略显沉闷的气氛中结束。送林薇回家后,陈远独自回到那个租住的一室一厅。房间冷冷清清,只有书架上那些关于传统文化、历史民俗的书籍,昭示着主人的志趣。
他瘫坐在沙发上,连灯都懒得开。日间的种种纷扰——工作的压力、人际的复杂、感情的困局——如同潮水般涌来。他闭上眼,深吸一口气,试图将杂念摒除。
渐渐地,意识开始模糊,身体仿佛变得轻盈......
---
再睁眼时,已是星河垂野,紫气东来。
陈远端坐于恢弘无尽的文昌殿内,周身缭绕着温润而威严的七彩霞光。日间在俗世积攒的所有疲惫、憋闷与无奈,此刻已被浩瀚神力洗涤一空。他微微抬手,面前浮现出那卷蕴含天地至理的《功德簿》,书页无风自动,展现出覆盖南都的善功福缘图。
与昨日相比,图上的星河似乎更加璀璨了几分,尤其是代表着石守拙、林素问、赵青山三人的光柱,在得到福报滋养后,不仅自身更加明亮粗壮,其散发出的光芒,也开始如同涟漪般,影响着周围更多的光点。
福缘道统初立,成效已显。文昌帝君陈远微微颔首,目光扫过全城,重点关注那三位已受赐福之人。
石守拙:匠心感应,传承有望
老城区那间破旧的工作坊内,石守拙正就着昏黄的灯光,仔细打磨一尊菩萨像的衣纹。自从那日莫名感到胸腹舒畅、呼吸顺畅后,他觉得自己枯竭的精力仿佛重新焕发了生机。手上的刻刀更加稳定,眼神也更加清明。
更让他惊喜的是,就在今日下午,一位年轻人在工作坊外徘徊了许久,最终鼓足勇气敲响了他的门。年轻人自称李慕远,是省美术学院雕塑系的研究生,在一次非遗展览上见过石守拙早年的作品,惊为天人,几经周折才打听到这里。
石老师,我想跟您学习生漆夹纻!李慕远的眼神清澈而坚定,我不怕苦,也不怕时间长,只求能学到这门手艺的真谛。
石守拙看着眼前这个与孙子年龄相仿的年轻人,想起了冥冥中的那份感应。他没有立即答应,而是让李慕远亲手尝试调制最基础的灰料,观察他的耐心与悟性。令他欣慰的是,李慕远不仅手上功夫灵巧,对这门古老技艺的理解也远超常人。
明天早上八点,带工具来。老人终于缓缓点头,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。
《功德簿》显化:石守拙的善功光柱因传承有望而更加凝实,底部延伸出细小的金色根须,与代表技艺传承的规则支流连接得更深。
林素问:仁心所至,福缘相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