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这种能量通常以热能、化学能等形式耗散,效率极低且难以捕捉。
将其定向转化、存储或利用……目前还属于前沿猜想,甚至被视为伪科学范畴。”
“效率低,不代表不可能。”李四特的思维跳跃而敏锐,立即抓住关键点假设:
“如果存在一种‘催化剂’,或者一种特殊的‘受体’呢?就像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,核裂变需要中子轰击。情绪,或许也需要一个特定的‘转换器’。”
陆嫣然眼眸微微睁大。
李四特提出这个近乎科幻的“转换器”假设,竟然与她笔记上一个尚未成型的推演方向不谋而合!
她一直觉得,单纯研究情绪的生理基础还不够,必须有一个关键的中间环节。
她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笔,身体也微微前倾,与李四特形成了类似密谈的姿态:
“你的意思是,寻找一种能够与特定情绪能量共振,并将其‘捕获’、‘提纯’的物质或机制?”
“可以是物质,比如某种特殊的生物酶或合成分子,也可以是某种……场,或者尚未被定义的微观结构。”
李四特思路越来越清晰,阿曼达的存在让他对这种“转换器”的存在深信不疑。
两人隔着桌子,目光交汇,空气中仿佛有无形的思维火花在碰撞。
他们跳过寒暄与客套,似乎再次回到高中时光,习惯性的直接进入最深层的思维碰撞。
一个基于自身隐秘的需求和来自高维科技的暗示,一个基于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大胆的科学想象力。
【检测到目标‘陆嫣然’产生强烈‘认知兴奋’与‘思维共鸣’情绪,能量品质:特殊,已记录。】
阿曼达的提示音带着一丝新奇。
陆嫣然看着李四特,眼神中的探究更深了。
她发现,这个在高中时勤奋苦读、在训练场上肆意妄为、在食堂里惹是生非的家伙,在思维的领域,竟然拥有如此惊人的洞察力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。
这种巨大的反差,让她对这个神秘男生产生了更多的探寻心理。
最终,陆嫣然沉思着点头说:
“很有意思的假设。但这需要大量的实验验证,尤其是‘转换器’的寻找和构建,几乎是开创性的工作。”
李四特目光灼灼的望着她说:
“那就从最简单的开始。比如,先找到最能高效引发特定极端情绪的‘钥匙’。”
陆嫣然没有立刻回答,她重新靠回椅背,目光再次落回自己的笔记上,但心思显然已经不在原来的问题上。
半晌,她才轻轻说了一句:
“图书馆闭馆前,我通常都会在这里。”
这句话,没有明确的邀请,却是一种默许,为下一次的“偶遇”或正式的探讨,留下了一道门缝。
当然,其中是不是会有别的意思,只有陆嫣然自己清楚。
李四特笑了,这次是不带任何伪装发自内心的笑容。
他站起身,拿起那本根本没看几眼的大部头。
“明白了。下次,我带点更具体的‘想法’来。”
他转身离开,步伐轻快。
阳光在他身后拉出长长的影子。
陆嫣然看着他离去的背影,许久,才重新拿起笔,在空白的纸页上,缓缓写下了三个字——“转换器”。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