叶凡仿佛没有看到他的失态,继续平静地解说。
“此路全长六百里,路基宽三丈,路面平坦坚实,不惧风雨。
四马并驱的重载粮车,行驶其上,速度是寻常土路的三倍,运力可达五倍。”
他顿了顿,目光直视萧瑀。
“敢问萧大人,有了这条水泥路,您所担心的粮草不继,还会是问题吗?”
萧瑀嘴唇哆嗦着,脸色由红转白,再由白转青。
问题?
这已经不是问题了!
这简直就是把一条大动脉,直接接到了大军的心脏上!
前隋百万大军最大的噩梦——泥泞的道路,就这么被轻描淡写地解决了?
虞世南闭上了眼睛,长叹一声,满脸的颓然。
孔颖达更是身形一晃,几乎站立不稳。
他们所依据的,是千百年来的历史经验。
可叶凡所做的,却是彻底颠覆了这些经验的基础!
萧瑀还在做最后的挣扎,他喃喃道:“纵然路途无碍……可大军每日消耗巨大,调度繁杂……稍有差池……”
“差池?”
叶凡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。
他从袖中取出了今天的最后一份,也是最厚的一份文书。
“萧大人,小子不才,也曾读过几本兵书,知道后勤调度之重要。”
他将那厚厚的文书呈给李世民。
“此乃《征辽东后勤保障总纲》。”
李世民接过,快速翻阅起来。
越看,他的呼吸就越是急促。
他身后的长孙无忌、房玄龄等人也伸长了脖子,只瞟了几眼,便个个面露骇然之色。
只见那文书之上,密密麻麻,全是表格与数字。
“以十日为一作战周期,每支部队每日所需口粮、马料、箭矢、备用兵甲、伤药……精确到斤、到支。”
“自长安至幽州,再至辽东前线,共设十大补给总站,二十六个分站。每一站的物资储备、人员配置、转运时间,皆有详细规定。”
“中部军区后勤部总领调度,锦衣卫沿途监督,任何环节出现延误或贪墨,主官立斩,全家流放!”
“物资先进站,大军后出发。人到哪里,饭就跟到哪里。确保前线将士,顿顿有肉吃,日日有衣换!”
李世民拿着那份文书的手都在微微颤抖。
这……这哪里是一份后勤计划?
这分明是一部前所未闻、精密到了极致的国家战争机器运转法则!
他抬起头,看向叶凡的眼神,已经不再是欣赏,而是带着一丝深深的敬畏。
这个年轻人,他的脑子里到底装了多少鬼神莫测的东西?
叶凡迎着李世民的目光,最后转身,看向已经面如死灰的萧瑀,声音平静,却如雷霆万钧。
“萧大人,我的火炮,的确不能当饭吃。”
“但是,我的水泥路,我的水师,我的后勤体系,能确保我这二十五万将士,在踏平高句丽之前,顿顿都能吃上饱饭。”
“然后,再用我的火炮,去请高句丽君臣,好好吃上一顿断头饭!”
“好!”
李世民猛地一拍龙椅扶手,放声大笑。
他快步走下御阶,从一旁惊呆的太监手中,一把夺过那方代表着无上兵权的辽东道行军大元帅印信!
孔颖达脸色惨白,终于从巨大的冲击中回过神来,他冲出队列,噗通一声跪倒在地。
“陛下,三思啊!兵者,凶器也!此战一开,无论胜败,都将耗费国帑,动摇国本!望陛下以万民为念,以社稷为重……”
他的声音凄厉,带着最后的绝望。
然而,李世民却像是根本没有听见。
他径直走到叶凡面前,无视了跪在地上的孔颖达,无视了满朝文武或震惊、或狂热的目光。
他双手捧着那方沉重的帅印,亲手,将其放在了叶凡的手中。
“守拙。”
李世民的声音,前所未有的沉稳有力。
“朕,在长安,等你凯旋!”
感谢大运之声、八星魔皇的用爱发电!
感谢八月大佬的催更打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