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姜青白微微蹙了蹙眉,似乎对自己的表现并不完全满意。她清晰地感觉到,自己对于这支枪在移动中的弹道特性,以及更复杂的提前量计算,还需要进一步熟悉。
接下来的训练,她更加专注。她不再追求每一枪都命中高环数,而是有意地进行各种尝试——不同的跟踪速度,不同的预判量,甚至尝试在靶标变速的瞬间击发。
旁人看来,她的成绩似乎变得不稳定起来,有时能打出48环的高分,有时又会掉到40环左右。但赵铁柱和陈教官却越看越是心惊!他们看出来了,姜青白是在进行极其高效的“数据采集”和“适应性训练”!她在用最短的时间,摸索和掌握移动射击的规律!
这种学习能力和自我调整的能力,比单纯打出一个高分更加可怕!
训练难度不断提升。靶标开始变速移动,时而快,时而慢,毫无规律可言。接着,又增加了斜向移动,甚至短暂的隐现靶。
新兵们的成绩惨不忍睹,哀嚎一片。
而姜青白,在经过前期的摸索后,仿佛终于完成了所有的“调试”。她的状态进入了另一个层次。
无论靶标如何移动,变速、斜向、乃至突然出现又消失,她的反应都快得惊人!她的眼睛如同最精密的雷达,瞬间捕捉目标,大脑如同高速计算机,几乎在瞬间完成对速度、角度、距离的综合判断,计算出最佳的提前量和击发点!
她的动作变得行云流水,跟踪、预判、击发,一气呵成!枪声的节奏,仿佛与靶标移动的诡谲韵律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共鸣!
“砰!砰!砰!砰!砰!”
急促而稳定的五声枪响过后,报靶杆在快速移动、变向的靶标上,坚定地指示出命中的位置——10环,9环,10环,10环,9环!四十八环!
“嘶——”
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!
这已经不是用天赋能解释的了!这简直是本能!是烙印在灵魂里的射击艺术!
最后考核,是最难的“综合运动靶”。靶标在复杂轨道上无规律移动,时快时慢,时隐时现,模拟最真实的战场环境。
所有新兵都面色凝重,如临大敌。考核成绩,将直接影响最终的评定。
姜青白是最后一个上场。前面最好的成绩,也不过是三十五环。
她平静地走上射击地线。阳光照在她身上,仿佛为她镀上了一层光晕。她卧倒,据枪,动作依旧稳定如山。
当那诡谲莫测的靶标开始疯狂舞动时,所有人都为她捏了一把汗。
然而,姜青白的表现,让所有人的担心都变成了彻底的震撼!
她的身体仿佛与大地融为一体,唯有持枪的上半身和手臂,如同拥有独立生命般,追随着那飘忽不定的目标,做出各种精微至极的调整。她的眼神锐利如鹰,穿透百米距离,牢牢锁定那个跳跃的白色幽灵。
“砰!”靶标刚从掩蔽后闪出,子弹已到!9环!
“砰!”靶标急速变向,子弹仿佛早已等在它的必经之路上!10环!
“砰!”靶标短暂停滞的瞬间,枪声几乎同时响起!10环!
“砰!”斜向加速中,精准命中!9环!
“砰!”最后一击,靶标即将隐入掩蔽,子弹如同长了眼睛,在最后刹那钻入靶心!10环!
四十八环!
弹无虚发!枪枪咬肉!
整个靶场,死寂一片。
所有人都忘记了呼吸,忘记了惊叹,只是呆呆地看着那个从地上缓缓站起,轻轻拍掉身上尘土的身影。
移动靶心,弹无虚发。
“神枪手”的地位,在此刻,已不再是称号,而是铁一般的事实,深深烙印在每一个新兵,乃至教官的心中。
赵铁柱看着成绩单上那个刺眼的“48环”,又看了看平静归队的姜青白,最终,他只是深深地叹了口气,用一种混合着无比欣慰和一丝莫名无力的语气,对身边的陈教官低声说道:
“老陈,这孩子……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。不,这碗饭,可能都有点配不上她了。”
陈教官默默地点了点头,目光依旧追随着姜青白,眼神灼热得几乎要燃烧起来。
他知道,一颗真正的、注定要闪耀的兵王之星,已经在这片新兵连的靶场上,无可阻挡地升起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