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0章 精工计划,特殊人才津贴(1 / 2)

凌晨四点。

京郊,航空材料研究院的灯火,比天上的星辰还要亮。

整个特种加工中心,像是刚刚打完一场决定国运的淮海战役,空气里还残留着硝烟般的亢奋与疲惫。

白发苍苍的老专家们,有的直接瘫坐在地上,靠着冰冷的机床,脸上挂着傻笑;

有的则三五成群,勾肩搭背,反复看着那张完美无瑕的显微镜照片,像是欣赏传世名画。

商飞的副总工周振,眼眶红得像兔子,嗓子也彻底哑了。

他拿着手机,一遍遍地给集团的老总、给部委的领导打电话,每一句都是含妈量开头的嘶吼:

“解决了!我们……他妈的解决了!”

而这场风暴的中心,许燃,却在隔壁一间临时休息室里,睡得正香。

他太累了,那种耗尽心神,榨干大脑每一丝算力的疲惫,比跑一场马拉松还甚。

当第一缕晨曦透过窗户照在他脸上时,罗毅鸿院士推门走了进来。

老人家一夜未睡,眼睛里布满了血丝,精神头却好得吓人,仿佛年轻了二十岁。

他看着床上睡得安详的少年,脸上的皱纹笑成了一朵菊花。

“咚咚咚。”

他用指关节敲了敲门框。

许燃的眼睛几乎在声音响起的瞬间就睁开了,清明一片,没有半点刚睡醒的迷糊。

“罗老。”他坐起身,习惯性地伸手去找眼镜。

“醒了?”罗毅鸿咧嘴一笑,露出一口黄牙,“睡得怎么样?”

“还好,大脑缓存清空了85%,运行速度恢复正常。”许燃一本正经地回答。

罗毅鸿被他这奇特的回答逗乐了。

他拉了张椅子坐下,将一份还带着油墨香的文件拍在床头柜上。

文件是红头的。

标题很长,许燃只扫了一眼,就看到了几个关键词。

“关于‘高速旋转介电液冲排耦合加工技术’的表彰与推广决定”。

“上面连夜开的会,”

罗毅鸿的声音里透着一股扬眉吐气的痛快,“定性了!

这是咱们国家在高端制造领域,一次‘颠覆性的理论与工艺双重革命’!”

他伸出一根手指头,戳了戳文件。

“技术,正式命名为‘许氏冲排法’。”

他又伸出第二根手指头。

“成立‘国家精工计划专项办公室’,由我牵头,统筹这项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应用!”

最后,他把整只手掌都拍在了文件上。

“你小子,许燃同志,将作为技术的唯一创始人、‘精工计划’的首席科学顾问,享受国家最高级别的特殊人才津贴。

哦,对了,还有一笔五百万的个人奖金,下午就打你卡上。”

说完,他像个邀功的孩子,期待地看着许燃的反应。

他想象中,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,听到这些足以改变一生的荣誉和财富,不说激动得跳起来,至少也该有个惊喜的表情。

然而,许燃只是拿起文件,平静地翻了翻,然后又放了回去。

他扶了扶眼镜,问出了一个让罗毅鸿差点闪到腰的问题。

“我的实验室呢?”

“哈?”罗毅鸿愣住了。

“首席科学顾问,应该有自己的专属实验室吧?”

许燃的逻辑清晰无比,“我要最高的计算资源权限,最快的设备采购通道,还有人员的绝对支配权。”

他看着目瞪口呆的罗毅鸿,补充了一句。

“办公室和津贴可以不要,这些必须有。”

罗毅鸿足足愣了十几秒,随即爆发出一阵惊天动地的狂笑。

“哈哈哈哈!好!好小子!你真是个天生的科研疯子!”

他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,用力拍着许燃的肩膀。

“有!必须有!我亲自去给你申请!就建在航材院!要什么给什么!

你要天上的月亮,老子也想办法给你捅下来!”

许燃满意地点点头,这才是他想要的。

对他而言,金钱不过是卡里里一串冰冷的数字,远不如一个能让他自由探索真理的实验室来得实在。

笑完,罗毅鸿的脸色慢慢严肃下来。

“小子,跟你说个正事。”

他压低了声音,“‘许氏冲排法’的成功,影响太大了。

你知道,现在谁最高兴,谁又最着急吗?”

许燃想了想:“民航最高兴,军方最着急?”

罗毅鸿眼中闪过一丝赞许。

跟这小子说话,就是不费劲。

“没错!c909那帮人,现在已经乐疯了。

周振一早就给我打电话,说有了你的技术,咱们的‘长江’发动机项目,能往前推进至少十年!”

老人家顿了顿,话锋一转,语气沉了下来。

“可是,远水解不了近渴。”

“我们的大客机,就算再快,要飞上天也得三五年之后。

但我们有些飞机,现在,立刻,马上,就需要一颗强劲又可靠的心脏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