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1章 天才的信手拈来(1 / 2)

周振华院长握着电话的手,青筋毕露,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发白。

目光死死钉在许燃身上,那是溺水者望向最后一根稻草的眼神,充满了绝望与最后的期盼。

“许燃!你……”

他的声音沙哑干涩,后面的话堵在了喉咙里,不知道该问什么,又能问什么。

一片末日般的喧嚣中,许燃终于从“天然防冰系统”的奇妙构想中抽离出来。

他抬起头,扫了一眼周围一张张煞白的面孔,又看了一眼环形幕墙上代表着崩溃与毁灭的刺眼红色。

脸上没有丝毫慌乱。

他的视线在满屏滚动的错误日志和系统资源监控图上飞速掠过。

一秒。

两秒。

三秒。

“原来如此。”

他扶了扶眼镜,平静地吐出四个字,声音像定海神针,瞬间镇住了狂风骇浪。

“计算量本身没问题。”

许燃的目光锁定在一处数据流的瓶颈上,“是数据结构和i\/o模型不匹配。

我们在用处理稀疏矩阵的方式,去读写一个动态生成的稠密数据集,当然会爆掉。”

周振华和刘毅猛地一愣。

稀疏矩阵?

稠密数据集?

他们都是计算机领域的专家,当然听得懂这两个名词。

前者是指大部分元素为零的矩阵,后者则相反。

为了提高效率,处理这两种数据的算法和i\/o模型截然不同。

可……这跟飞机结冰模拟有什么关系?

刘毅下意识地反驳:“不可能!我们的‘女娲’系统,在架构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!

模拟大部分区域的流场数据都是稳定且可预测的,只有机翼前缘那一小片区域会产生剧烈的、高密度的数据交换!

我们专门做了分区处理……”

“嘀——!”

电话听筒里,超算负责人的声音已经带上了哭腔。

“五!”

“四!”

刘毅的话戛然而止,冷汗瞬间湿透了他的后背。

许燃却看都没看他一眼,径直走向主控制台。

“正常状态下,你的分区处理没问题。

但在三倍音速的极端条件下,过冷水滴和机体表面的瞬时相变,会产生海量无规律的熵增。

你所以为的‘稀疏’区域,在一瞬间就被这些混乱的数据填满,变成了‘稠密’区域。”

他走到主控台前,对已经快要急疯了的研究员说:

“来不及解释了,让开,给我管理员权限。”

年轻研究员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,几乎是连滚带爬地让开了位置。

“三!”

电话里,倒计时还在继续。

许燃稳稳坐下。

“权限已开放!”

“二!”

倒计时即将归零,周振华几乎要闭上眼睛不忍再看,许燃的手指落在了键盘上。

“噼里啪啦——”

一阵密集清脆的让人眼花缭乱的键盘敲击声,响彻整个主控室!

没人看得清许燃在敲什么!

他们只能看到,许燃的手指在黑色的键盘上化作了一片片白色的残影。

屏幕上,一个黑色的命令行窗口弹出,一行行常人无法理解的指令如瀑布般刷过。

他没有去碰数百万行复杂的c++核心代码,那是大海捞针,自寻死路!

他甚至没有试图去终止已经失控的“女娲”主程序!

只见他信手敲下几行代码,调用了一个底层的系统库,精准地切开了“银河”超算操作系统的内核!

“他在干什么?他在修改内核的读写策略?”

刘毅失声惊呼,他引以为傲的专业知识在许燃的操作面前,就像是幼儿园的识字卡片。

强行更改正在运行的超算集群的内核数据缓冲区策略?

这……这相当于在一架正在万米高空飞行的客机上,不熄火,直接给发动机换零件!

疯了!

简直是疯了!

“一!”

死神的镰刀已经挥下!

就在超算中心负责人即将吼出那个“零”字的瞬间,许燃敲下了回车键。

【enter】

嗡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