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第四步:证明能量收敛与结构产生。】
【由于集合的规模是有限的,这种能量的无限递增是不可能的。
因此,这个迭代过程必然会在有限步内终止。
而终止的唯一条件,就是在一个子集a?中,‘能量’达到了饱和,从而自发地产生了一个长度为k的等差数列结构。】
......
【证毕。】
当最后一个句号,被他稳稳地点在纸上。
整个证明过程,完成了。
没有一个积分符号。
没有一个傅里叶系数。
甚至没有用到一张草稿纸。
整篇证明,就像一篇充满了哲学思辨的散文诗,用一种匪夷所思的视角,揭示了那个隐藏在数字背后的,深刻的宇宙规律。
它就像一件完美的艺术品,简洁、优雅,却又充满了力量。
许燃轻轻吹了吹答题纸上的墨迹,从头到尾看了一遍。
很满意。
他给自己的这个新方法,起了一个名字。
【组合动力学】
他抬起头,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。
考试开始,两个小时零十五分钟。
他再次举起了手。
这一次,全场所有人都仿佛预料到了一般,齐刷刷地朝他看去。
监考老师几乎是小跑着冲了过来,他的呼吸急促,眼神里充满了敬畏和紧张。
仿佛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学生,而是一位即将宣布神谕的先知。
“同……同学,你……”
“我交卷。”许燃的语气,平静如初。
监考老师的右手,不受控制地抖了一下。
他颤抖着,伸出双手,像接过一份无比神圣的供品一样,接过了许燃的答卷。
“好……好……”
然后,在全场三百五十三道目光的注视下。
在简瑶复杂到极致,混合了震撼、苦笑、挫败与一丝丝倾慕的眼神中。
许燃站起身,从容地拿起桌角那杯已经凉透的豆浆,一饮而尽。
嗯,没达到温酒斩华雄的境界,只能说还得练!
他转身,大步流星地,朝着考场大门走去。
依旧是那个背影。
但这一次,他的背影,仿佛与监控室里,那位为华夏数学奉献了一生的老院士的身影,渐渐重合。
那是一个开拓者的背影。
“快!快把卷子拿过来!”
当考场大门关上的那一瞬间,监控室内,魏振华院士的咆哮声,响彻了整个房间!
一名离得最近的监考员,甚至顾不上考试纪律。
一把抢过那份还带着少年体温的答卷,像个百米冲刺的运动员,疯了一样地冲出考场,奔向监控室。
几秒钟后。
监控室的门被猛地推开。
“魏老!卷子来了!”
魏振华一把夺过那张薄薄的a3纸,急切地将目光投了上去。
当他看到【组合动力学】那几个字时,他的瞳孔,瞬间收缩成了针尖大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