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章 区区高中生怎么可能有资格?(2 / 2)

许燃也听得聚精会神。

以他lv7的数学等级,一夜之间啃完解析数论核心理论的他,跟上陈平的思路毫不费力。

甚至能在对方讲解的过程中,大概预判出他下一步的推导方向。

【叮!您旁听了关于‘筛法新模型’的学术报告,对筛法理论的应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,数学经验+50!】

【叮!您触类旁通,将新模型与‘大筛法’进行了对比分析,数学经验+70!】

一切都很顺利。

直到,ppt翻到了最关键的一页。

屏幕上,出现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公式。

公式的末尾,跟着一个用红色标注出来的,带着积分符号的余项——r(x)。

陈平博士脸上自信飞扬的表情,第一次出现了些许的凝滞,像一张被揉皱了的纸。

“……通过我的模型,我们可以将大部分主项的贡献计算得非常精确。但是……”

他推了推眼镜,语气有些艰涩,“在处理‘奇异级数’的收敛性时,这个误差项r(x),始终无法被有效消除。

它的存在,就像一个幽灵,让整个模型的精度,始终差了这临门一脚。”

这个问题,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。

整个阶梯教室,瞬间从安静的聆听模式,切换到了热烈的讨论模式。

“奇异级数本身就是个硬骨头,陈平你这个模型构建得太大胆了,野心不小啊。”

“能不能尝试引入傅里叶分析,从频域的角度去平滑这个误差?”

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直接走上讲台,拿起粉笔,唰唰地开始在黑板上演算。

“不行!”

另一位教授立刻起身反驳,“傅里叶分析会引入新的高频震荡,界限更难确定,这是饮鸩止渴!”

黑板上,公式写了又擦,擦了又写。

白色的粉笔灰簌簌落下,像一层细密的雪。

几位在解析数论领域颇有建树的教授轮番上阵,提出了好几种改进方案。

但最终,就像几条殊途同归的河流,全都汇入了同一个死胡同。

鲜红的r(x)误差项,像一个顽固的魔鬼在所有人的计算中阴魂不散。

学术讨论,陷入了僵局。

教室里的气氛,逐渐从热烈转为凝重,压得人喘不过气来。

所有人都皱着眉头,盯着黑板上那个无解的难题。

不再是一场光鲜的成果展示会,而变成了一次艰难的现场攻关,而且是失败的攻关。

角落里,李浩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。

自己的失败固然可怕,但别人的成功更让人揪心!

他用手肘碰了碰自己的叔叔李宗明,用口型无声地说着两个字:

“看,出丑了。”

李宗明也是一脸看好戏的神情。

他今天带侄子来,本就是想让他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学术,让他戒骄戒躁。

现在看来,效果好得出奇。

连系里的几位老教授都束手无策,他倒要看看,那个被张承志吹上天的高中生,现在是什么表情。

他抬眼,望向第一排。

穿着蓝白校服的少年,没有像他预想中那样坐立不安,也没有茫然无措。

许燃只是静静地看着黑板,右手的中性笔在草稿纸上无意识地转动着,快得像一个小型螺旋桨。

他的眉头微微蹙起,眼神专注得可怕。

仿佛整个世界的喧嚣,都与他无关。

他只沉浸在自己的思考里。

模样不像是在看热闹。

更像是在审视一个,他可以解决的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