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章 重点培养(1 / 2)

张瑞的总结,同样坦诚,但比起徐英的从容,多了一丝挫败感。

情报失误,在现代战争中是致命的。

过度依赖单一侦察手段,更是大忌。

主席台上,吴学军的表情变得严肃。

他听着张瑞的汇报,脑海中却不由自主地,回想起谭建林那份战术报告。

“反装甲小队渗透战术……”

“多手段侦察融合,地面抵近侦察与空中、技术侦察相互补充验证……”

谭建林提出的战术,不正是在弥补这种传统侦察手段的短板吗?

无人机侦察固然高效,但在复杂地形、强伪装或电磁干扰环境下,其效能会大打折扣。

而一支能神出鬼没、抵近侦察、甚至具备破袭能力的地面小队,恰恰能成为最有效的补充。

它能穿透敌方的伪装,获取最真实、最可靠的情报。

吴学军在心里,对谭建林的战术价值,又一次进行了重估。

而且,这一次的评价,比之前更高。

他甚至开始在脑海中,模拟起另一个场景。

如果这次防守方是谭建林的武侦连,会怎么做?

他们会不会在无人机发现目标后,立刻派出反装甲小队,利用地形隐蔽渗透?

小队抵达目标区域后,会先进行抵近侦察,确认目标的真伪。

如果是假目标,立刻上报,避免炮火浪费。

如果是真目标,而且是高价值目标,比如火炮阵地,他们会选择直接进行破袭。

用单兵导弹,或者其他携带的爆炸物,悄无声息地瘫痪掉这些目标。

这样一来,不仅获取了准确情报,还直接削弱了敌方的火力。

这才是真正的“侦、打、评一体化”!

吴学军越想,越觉得谭建林的战术,有着极强的实操性和前瞻性。

它不仅仅是一种破袭战术,更是一种基于立体化、融合化侦察手段的新型作战模式。

吴学军在主席台上,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来,但在他的脑海里,这场虚拟的推演已经无比清晰。

他甚至能想象出,如果张瑞当时这样做了,结果会是怎样。

一营的诱敌之计,将彻底失效。

二营不仅不会浪费宝贵的炮弹,还能掌握主动权。

甚至有可能,反过来利用情报优势,对一营实施反击。

这一切,都源于对情报的准确判断,源于对侦察手段的灵活运用和相互验证。

而谭建林提出的“多手段侦察融合”,正是解决张瑞这次失误的关键所在。

吴学军看向谭建林的眼神,更加复杂。

这个年轻人,看似只提出了一个“反装甲小队渗透战术”。

但实际上,他触及的,是未来战场情报获取、判断和运用的深层逻辑。

他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战术执行者,更是一个具备战略眼光的思考者。

“重点培养名单首位……”

吴学军在心里重复了一遍这个决定。

他觉得,这个位置,谭建林当之无愧。

就在吴学军沉思之际,谭建林的脑海里,响起了系统的声音。

【恭喜宿主,完成临时任务,扭转乾坤!】

【任务奖励:优秀级侦察兵通用技能包】

谭建林愣了一下。

临时任务,他本以为在演习结束就会完成,怎么现在才解锁?

谭建林思考着,怀疑和扭转乾坤这个名字,或者吴旅长此刻的考虑相关,总之肯定是和自己有关。

不过,他更关心这个“优秀侦察兵专业技能”。

【优秀级侦察兵通用技能包:融合军事地形学、弹道计算、伪装渗透、敌情判断、野外生存等多项侦察必备技能。在复杂地形环境下,仅凭地图、指北针等简易工具,即可快速精准定位、规划行进路线、判断目标方位及距离。】

看到系统的详细解释,谭建林眼睛猛地一亮!

这是神技啊!

特别是在他们蓝军旅所在的漠原驻地。

这里放眼望去,除了沙子就是石头,地势起伏不大,极度缺乏参照物。

很多兵,甚至老兵,在这里行军训练,都非常容易迷失方向。

哪怕有gps,在强电磁干扰下,也随时可能失灵。

这简直是为漠原战场量身打造的技能啊!

军事地形学、伪装渗透……这些都是反装甲小队进行敌后游击作战的核心技能。

弹道计算,但这个技能,意味着自己对距离、角度、高程的判断力大幅提升。

有了这个技能,自己的反装甲小队,在漠原上简直就是如鱼得水。

他们可以像幽灵一样,在敌后广阔的区域内机动。

利用地形优势,快速抵达预设的打击阵位。

然后,在高地架设导弹,专打敌方指挥中枢、炮兵阵地、后勤补给线这些高价值目标。

让红方部队,永远不知道他们会从哪里冒出来,又会打哪里。

谭建林得到了新技能,甚至有些手痒,想着三个月后的演习快点到来。

返回连队的军用卡车颠簸着。

车厢里,战士们东倒西歪,大多在闭目养神,恢复演习消耗的体力。

胡向却毫无睡意。

他的目光,时不时瞟向坐在车厢角落,正对着一张地图比比划划的谭建林。

那小子,又在琢磨什么?

胡向心里嘀咕。

随即,一种更强烈的危机感涌上心头。

他想起演习结束时,合成一营那位营长对谭建林的热情相邀。

“老吴。”他压低声音,凑到旁边的指导员吴志耳边。

吴志睁开一只眼,带着询问看向他。

“你说,谭建林这小子,咱们连还能留多久?”胡向的语气里,充满了深深的忧虑。

吴志愣了一下,随即也明白了胡向的担心。

谭建林这次演习的表现,太扎眼了,想不被人惦记都难。

“不好说。”

吴志实话实说。

“旅长都点名表扬了,估计各营主官都盯着呢。”

胡向的眉头拧成了疙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