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胡向和谭建林进来,他只是微微颔首,示意他们稍等。
营指挥部里气氛有些凝重,参谋们进出来往,脚步匆匆。
胡向给谭建林使了个眼色,示意他稍安勿躁。
过了大概十来分钟,徐英才从地图前抬起头,目光扫向两人。
“胡连长,这位是?”他的目光在谭建林身上停顿了一下。
“报告徐营长,这是我们连新来的排长,谭建林。”胡向介绍道。
“谭建林?”徐英似乎想起了什么,“哦,就是那份‘反位训练’报告的作者?”
“是的,营长。”谭建林不卑不亢地回答。
徐英点了点头,语气缓和了一些:“坐吧。找我有什么事?”
胡向看了一眼谭建林,示意他来说。
谭建林上前一步,立正敬礼。
“报告徐营长,我们武装侦察连在接下来的演习中将配属一营作战。为了更好地完成渗透破袭任务,我有一个建议想向您汇报。”
“说来听听。”徐英端起桌上的搪瓷缸子,喝了一口浓茶。
谭建林深吸一口气,将昨晚对胡向说过的“反装甲突击小队”的构想,简明扼要地复述了一遍。
他着重强调了小分队在敌后打击高价值目标,特别是敌方炮兵阵地和指挥节点的可能性。
徐英静静地听着,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。
等谭建林说完,他没有立刻表态,而是锐利的目光盯着谭建林。
办公室内的空气一时间有些凝滞。
胡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,生怕徐英一口回绝。
终于,徐英开口了:“你们武装侦察连,要搞单兵反坦克导弹?”
谭建林:“是!”
徐英的眉头微微皱起。
“先不说装备从哪里来。”
“第一个问题,你们会用吗?据我所知,侦察兵的训练大纲里,可没有这一项。”
谭建林:“报告营长,我会用。并且有信心在短时间内教会其他人。”
徐英的眼神更加锐利。
“第二个问题,那玩意儿可不是烧火棍,威力巨大。你们有实弹操作经验吗?万一操作失误,在自己阵地上炸了,或者误伤了友军,这个责任谁来负?”
这个问题非常尖锐,直指要害。
谭建林额头微微冒汗,但声音依旧沉稳:“报告营长,任何武器都有风险。我们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训练,并且在演习中谨慎使用。至于责任,如果是因为我的指挥失当造成事故,我谭建林一力承担!”
胡向在旁边听得心惊肉跳,这小子,胆子也太大了!
徐英的目光闪烁了一下,没有继续追问责任问题,而是抛出了第三个,也是最现实的问题。
“就算我相信你会用,也相信你能教会其他人。”
“但是,时间呢?”
“演习迫在眉睫,你们有多少时间来训练?临时抱佛脚,能形成战斗力吗?我可不想带着一群半吊子上战场。”
徐英这三连问,每一个问题,都现实而残酷。
谭建林却仿佛早有准备,对答如流。
“报告营长!”
“关于装备,我想恳请营里支援我们几套‘利剑-8’型单兵反坦克导弹。”
“这款导弹最大的特点就是操作简便,智能化程度高,射手只需要进行概略瞄准,锁定目标后,导弹发射出去,可以自动跟踪,自动修正弹道,直至命中目标。”
“它的学习曲线非常短,只要给我十天时间,再给我几个体能好、脑子灵光的兵,我保证能带出一支合格的导弹突击小队!”
谭建林的声音斩钉截铁,充满了自信。
“十天?”徐英的眉毛扬了起来,脸上露出一丝惊讶,也有一丝掩饰不住的怀疑。
如果真如谭建林所说,那这个方案的可行性就大大增加了。
胡向在一旁紧张地看着,手心都捏出了汗。他没想到谭建林敢把话说得这么满。
这小子,要么是真有本事,要么就是因为前几次的成就飘了。
徐英沉吟了片刻,目光在谭建林年轻而坚定的脸上逡巡。
这个谭建林,眼神里有股不属于他这个年龄的沉稳和自信。
在想到之前看到了那个反位训练的报告。
他猛地一拍桌子,发出一声巨响。
“好。”徐英松了口。
“装备的事情,我来想办法!”
“利剑-8是吧?我先调拨十套给你们!”
“人员,你自己回连里挑,明天一早,你就带着你的人,到我们营的军械库报道!”
说到这里,徐英话锋一转,目光再次变得严厉。
“但是,谭建林,丑话说在前面!”
“装备我给你了,人也让你挑了,方法也让你教了。”
“十天之后,如果你拉出来的小队,是一群只会放空炮的棒槌,或者连导弹都扛不动的软脚虾。”
“别怪我翻脸不认人,到时候,你小子就给我去炊事班报道,天天负责削土豆!”
谭建林一个立正,声音洪亮:“是!保证完成任务!”
“请营长放心,十天之后,您看到的,绝对是一支能打硬仗的战场手术刀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