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章 分工明确查账目(1 / 2)

白衣盗 囹咙 4718 字 1天前

暮色渐深,荒庙内残破的神像在跳动的篝火映照下,投下扭曲摇曳的阴影,仿佛古老的鬼神也在默默注视着这场跨越了身份与立场的奇特盟约。

李致贤添了一根枯枝,火苗“噼啪”一声窜高了些,驱散了几分夜寒,也照亮了对面赵茂——或者说,赵承稷——那张轮廓分明、犹带伤痕却目光坚定的脸。盟约已定,空气中那份剑拔弩张的紧张感稍稍缓和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和亟待展开行动的迫切。

“张世荣在朝中经营多年,党羽遍布,根深蒂固。”李致贤开口,声音在寂静的破庙中显得格外清晰,“若要扳倒他,仅凭‘茂儿爷’劫富济贫、刺杀构陷这类行径,难以触及根本,反而容易被他反咬一口,坐实你‘匪类’的罪名,于为太子殿下正名不利。”

赵茂微微颔首,他虽久在江湖,但也深知庙堂之争的复杂性,绝非快意恩仇的刀光剑影所能简单解决。“我知其不易。以往行动,多为搜集罪证,扰乱其心,亦是为寻当年旧事线索。如今既已知晓玉佩渊源,目标明确,行动也当适时调整。李大人有何高见?”

“高见不敢当。”李致贤沉吟片刻,目光锐利如刀,“打蛇打七寸。张世荣之流,权势根基无非两点:一是圣心,二是财权。圣心方面,经此玉佩风波、别院灵位之事,陛下心中未必无疑,但若无铁证,难以动摇。故而,当前关键在于其二——财权。”

他顿了顿,继续道:“张世荣及其党羽,贪墨受贿,结党营私,必然有巨额的银钱往来和见不得光的账目。这些,才是能真正钉死他们的证据!若能找到其核心的账册,不仅坐实贪腐,更能顺藤摸瓜,牵扯出整个利益网络,甚至可能找到当年构陷太子的资金往来记录,那便是铁证如山!”

赵茂眼中精光一闪:“账册……此类物件,必被张世荣视若性命,藏于极其隐秘之所,守卫定然森严远超第二鸿别院。”

“不错。”李致贤点头,“正因如此,强攻硬取,成功的可能微乎其微,且极易打草惊蛇。故而,需你我二人分工协作,扬长避短。”

他伸出两根手指:“明暗两条线,同时进行。明线,由我利用中枢令职权,以彻查‘茂儿爷’案涉案赃款流向、整顿吏治为名,公开调阅、核查与张世荣派系往来密切的各部门,尤其是户部、漕运、盐铁等油水丰厚之处的财政公文、账目报表。此举目的有三:一,可光明正大地接近相关账目信息,或许能从官方记录的蛛丝马迹中发现漏洞或不合规之处,作为切入点;二,可借此施加压力,迫使张世荣一党有所动作,人在慌乱中更容易出错,或许会露出破绽;三,也是为你暗中的行动打掩护,吸引张世荣及其党羽的注意力。”

李致贤的策略清晰而老辣,充分利用了自身的官方身份和规则内的手段。赵茂听得仔细,心中暗赞,这位李大人不仅心怀正义,谋略亦是不凡。

“那暗线……”赵茂接口。

“暗线,则要仰仗殿下你了。”李致贤看向赵茂,语气郑重,“官方账目能做手脚的地方太多,真正核心的秘密,绝不会记录在案。需要动用江湖手段,从张世荣及其核心党羽的身边人入手。其府中管家、贴身侍从、掌管机密文书的心腹师爷,甚至是外室、受宠的妾室……这些人,或许知晓账本的存在,甚至知晓其大致藏匿范围。监视他们,寻找其弱点,或利诱,或威逼,或设计套取信息。此外,张世荣名下那些看似与他无关,实则由他操控的商铺、田庄、银号,这些地方的秘密账目,也可能记录着见不得光的交易。这条线,危险重重,且需极度的耐心和技巧。”

赵茂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弧度,这正是他所擅长的领域。“李大人放心,江湖有江湖的路子,三教九流,自有其用处。探查消息、监视盯梢、乃至……必要时‘请’人问话,我手下还有些得力之人。张世荣府邸固若金汤,但他的人总要出来,总有疏漏之时。”

“好!”李致贤抚掌,“如此,明暗交织,双管齐下。我于明处吸引火力,牵制其精力;你于暗处寻找突破口,直击要害。此外,信息需及时互通。我会将明线查到的可疑账目、相关人员名单,通过可靠渠道传递于你,助你缩小排查范围。你那边获得的任何线索,尤其是涉及账本可能藏匿地点的,也需尽快告知我,以便我调整明线调查方向,或提前布局。”

他取出两枚看似普通的铜钱,递给赵茂一枚:“此为信物。日后传递消息,若需确认身份,或指示紧急联络点,可凭此物。我的人见到此物,如见我面。”

赵茂接过铜钱,入手微沉,上面似乎有些特殊的划痕标记,他仔细收好。“明白。联络方式和地点,稍后我会让人告知李大人。务必确保安全隐秘。”

计划初定,两人又就一些细节商讨了许久,例如如何识别张世荣的核心党羽,哪些官员可能与秘密账目直接相关,京城中哪些区域可能是其秘密产业所在等等。李致贤凭借对朝堂的深入了解,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,而赵茂则补充了许多江湖上的视角和可能利用的渠道。

篝火渐渐微弱,庙外传来几声遥远的犬吠,更添夜的深沉。

“事不宜迟。”李致贤站起身,拍了拍官服上的尘土,“我即刻回城,明日便着手安排明线调查。殿下你也需尽快部署。”

赵茂也站起身,黑衣融入夜色,唯有眼眸亮得惊人:“我的人已在左近,稍后便分散入城。李大人一切小心,张世荣经此一事,必然更加警惕,对你我的监视只会更严。”

“彼此彼此。”李致贤拱手,“保重。”

赵茂点了点头,身形一闪,便如鬼魅般消失在破庙的断壁残垣之后,再无踪迹。

李致贤独自站在将熄的篝火旁,望着赵茂消失的方向,心中百感交集。与钦犯合作,无疑是踏上了一条危机四伏的钢丝,一旦行差踏错,便是万劫不复。然而,想到太子的冤屈、赵茂坎坷的身世、张世荣等人的倒行逆施,以及黄惜才那“神妖论”中对公道正义的呼唤,他心中的信念便愈发坚定。

“神未必善,妖未必恶……但愿我今日之举,是在行善神之事,而非纵妖为孽。”他低声自语,随即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气,整理了一下衣冠,也迈步走出了荒庙,向着京城的方向而去,身影很快融入黎明前最浓重的黑暗之中。

接下来的数日,京城表面看似波澜不惊,暗地里却因李致贤与赵茂的联手行动,开始涌动起一股难以察觉的暗流。

李致贤回到中枢令衙门,立刻以“茂儿爷案牵连甚广,需彻查赃款流向,肃清吏治,以安圣心”为由,雷厉风行地展开了行动。他调集了手下可信的文书、账房,开始大规模调阅户部近年来的部分拨款记录、漕运衙门的税收及运输账册、以及一些与张世荣关系密切的官员所在部门的经费报销清单。

卷宗如小山般堆满了李致贤的值房。他白日里处理日常公务,接见各方官员,应对着或明或暗的试探与掣肘——张世荣的党羽自然不会坐视,各种刁难、拖延、阳奉阴违层出不穷。到了夜晚,他则埋首于浩如烟海的账目数字之中,凭借着过人的记忆力和敏锐的洞察力,寻找着那些可能被巧妙掩盖的异常之处。

这项工作枯燥且艰巨,官方账目做得滴水不漏是基本要求,想要找出破绽谈何容易。但李致贤耐心十足,他知道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,他此举的首要目的本就是“打草惊蛇”和“敲山震虎”。

果然,他的动作很快引起了张世荣集团的警觉。

与此同时,赵茂的行动也在悄然展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