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章 晨惊现银与书(2 / 2)

白衣盗 囹咙 4116 字 1天前

“慢着!”黄惜才猛地低喝一声,声音严厉,带着一种不同往常的、不容置疑的阻止。

黄李氏被他这突如其来的喝止吓了一跳,脚步顿在原地,愕然回头看他:“怎么了?当家的?这……这明明是人家留下的……”

黄惜才的心脏在胸腔里狂跳,面上却强自镇定,沉声道:“慌什么!看看清楚!还有封信呢!岂能不问青红皂白就动人家的东西!”他刻意强调“人家”二字,试图重新建立起一种距离感和警惕性。

这时,原本还在睡梦中的黄菡也被父母的动静彻底吵醒了,揉着惺忪的睡眼坐起来,迷迷糊糊地问:“娘……爹爹……怎么了?”

他的目光很快也落在了那椅子的银钱和信上,小脸上顿时写满了惊讶和好奇。

黄李氏被丈夫呵斥,稍微冷静了一点,但眼睛还是离不开那袋银子,催促道:“那……那信上说的什么?你快看看啊!”

黄惜才深吸一口气,压下心中的翻腾,披衣下床,脚步略显沉重地走到那张“三腿椅”前。他先是警惕地看了看门口和窗户,仿佛担心有人窥视,然后才小心翼翼地、用两根手指,拈起了那封压在银袋下的信。

信纸的材质入手细腻微韧,绝非市面上流通的普通纸张。这个发现让他的心又沉下去一分。

他展开信纸,就着窗外透进的、越来越亮的天光,逐字逐句地看了起来。

黄李氏紧张地凑在旁边,她识字不多,只能焦急地问:“写的什么?是不是给我们的?为啥留这么多钱?”

黄菡也赤着脚跑下床,挤到父亲身边,仰着小脸,大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父亲手中的信,又看看那袋沉甸甸的银子。

信的内容,与李致贤昨夜所写并无二致,言辞客气,理由看似充分,馈赠之意恳切。

黄惜才看完,沉默着,久久没有说话,只是捏着信纸的手指,微微有些发紧。

“到底说的啥呀?急死个人了!”黄李氏忍不住推了他一把。

黄惜才这才缓缓抬起头,脸上看不出是喜是忧,语气复杂地简单概括道:“李公子说,他有急事,先走了。这钱……是留给我们的,说是……答谢昨日的款待,还有……给菡儿买些吃穿用度。”他刻意省略了信中“对才学的敬重”等可能引妻子更多遐想的字眼。

“哎呀!真是给我们的!我就说嘛!这位李公子真是个大好人!活菩萨啊!”黄李氏一听,顿时喜笑颜开,最后一点疑虑烟消云散,一把就将那袋银子抱在了怀里,沉甸甸的手感让她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,仿佛所有的苦难都在这一刻被驱散了,“这么多钱……够咱们家吃用好久好久了!还能给你扯块新布做件体面衣裳,给菡儿也做一身!还能买些好米好面……”

她兴奋地规划着,沉浸在突如其来的巨大喜悦中,完全没有注意到丈夫异常凝重的神色。

黄菡看着母亲怀里的钱袋,小脸上也露出开心的笑容,但比起母亲的狂喜,他更多是一种单纯的、对改善生活的期待。他忽然仰头问黄惜才:“爹爹,李叔叔为什么走得这么急呀?他还会回来吗?”

孩子无意的问题,却像一根针,刺中了黄惜才心中最紧绷的那根弦。

为什么走得这么急?还会回来吗?

他低头看着儿子清澈却聪慧的眼睛,心中五味杂陈。他勉强挤出一个笑容,摸了摸黄菡的头,含糊道:“叔叔有要紧事办……大概……不会回来了吧。”

“哦……”黄菡似懂非懂地点点头,似乎有点失望,但很快又被母亲规划的新衣服和好吃的吸引了注意力。

黄李氏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清点银两,嘴里念念有词,计算着能买多少东西,脸上的皱纹都仿佛被这突如其来的财富熨平了不少。

黄惜才却缓缓走到门口,推开那扇破旧的木门。

清冷的晨风立刻涌入,带着泥土和枯草的气息。门外,荒野寂寂,曙光微露,早已人迹杳然。

他望着李致贤昨夜离开的方向,目光深远而复杂。

手中的信纸被他无意识地攥紧,那细腻的材质仿佛带着原主人的体温和深意。

银钱留下了,困境似乎得以缓解。

但黄惜才的心中,却没有半分轻松。反而像是压上了一块更沉的巨石。

这袋银子,绝非单纯的馈赠。它是一份试探,一份封口费,更可能是一份……招祸的根源。

它提醒着他,过去的阴影从未远离。平静的生活,或许从昨夜那一刻起,就已经被彻底打破了。

他该怎么办?

收起这钱,改善生活,然后祈祷对方真的只是一时好心,从此再无瓜葛?

还是……

黄惜才的眉头紧紧锁起,眼中充满了挣扎与深深的忧虑。

晨光洒在他苍老而写满心事的脸上,明暗不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