忘川河上的雾气似乎比往日更浓重了几分,沉甸甸地压在酆都上空。
判官殿西侧,一方原本闲置的偏殿今日却门户洞开,檐下新悬起一块玄底金字的匾额:
“枢要参事处”
五个铁画银钩的大字,隐隐流动着判官殿特有的法则辉光,肃穆而威严。
殿内,青石铺地,陈设简朴却处处透着法度。
四壁书架林立,虽尚未填满卷宗,却已初具规模。
陆鸣一身崭新的玄青官袍,立于殿中,袍角绣着象征处正品阶的暗云纹,神情平静,眸底却映着跳跃的烛火,深邃难测。
崔珏亲临,玄玉般的面容上看不出喜怒,只简短勉励数语,强调参事处“监察、协调整顿、稽查”之责重于千钧,关乎地府新序,望好自为之。
言毕,留下数卷关乎各处权责界定的《阴律》节略,便飘然离去。
殿外廊下,隐约有几道来自不同司衙的身影驻足观望,目光复杂,有忌惮,有审视,更有冰冷的算计,旋即又悄无声息地融入浓雾之中。
新衙初立,便已置身于风口浪尖。
陆鸣转身,目光扫过殿内肃立的三人。他的班底,于此初成。
“阿罗。”他看向左侧那道清瘦身影。阿罗依旧一身暗色吏服,闻言微微抬头,眼神沉静如古井,只应了一声:“在。”
无需多言,她手中那枚记录着各类密闻与旧档关联的玉简已表明其职司,乃是情报分析与特殊调查。
“孙毅。”陆鸣目光移向右侧一位面容敦厚、眼神却透着精明老练的中年文书吏。
孙毅原是功过司的老人,精通各类文书流程与潜规则,因性情耿直多年不得升迁,此次被陆鸣特意调来。
他闻声上前一步,躬身道:“卑职在,必竭尽所能,厘清诸司文书流转之弊。”其责在于流程合规监察。
“秦昭。”最后,陆鸣看向一位身着刑罚司特有暗纹劲装、面色冷峻的年轻吏员。
他是钟馗应崔珏之请,特意从刑罚司借调而来的技术好手。
秦昭抱拳一礼,言简意赅:“奉钟司正令,协助陆处正。核验符印,追踪异力,乃分内之事。”其专司物资符印核验与魂力追踪。
至于崔小玉,她并未列于此处属僚序列,此刻正于判官正殿当值。
然方才崔珏离去时,目光与她有瞬间交汇,其中深意,彼此明了。
她将是参事处在律法层面的最强后盾,跨司协作,提供律法支持。
“诸位,”陆鸣声音不高,却清晰传入每人耳中,“参事处新立,职责所在,必触诸多利益关窍。前路绝非坦途,望诸位谨守本心,秉公持正,共维地府新序。”
三人皆肃然应诺。
恰在此时,殿外一名功过司吏员快步而来,手持一份卷宗,面色恭敬却眼底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:“禀陆处正,功过司有一批特急‘宁神散’需即刻调往轮回司,安抚新魂。此乃特批急件,流程已走,请参事处核准用印。”
陆鸣接过卷宗,迅速浏览。孙毅在一旁低声提示:“处正,按新规,教化物资调拨超常额,需附功过司核定明细与轮回司接收符文印记,方可核验用印。此卷……仅有功过司单方面批印,且数额……颇为巨大。”
那功过司吏员脸色微变,忙堆起笑容:“陆处正明鉴!只是轮回司那边新魂躁动,急需安抚,以往此类急务皆是先印后补……若因此延误,恐生变故啊。”他语带关切,实则施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