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章 异象与转机(2 / 2)

许久,她睁开眼,眼中带着一丝明悟与更深困惑交织的神色:“回禀处正,此碑文……并非具体记事,更像是一段……法则的碎片,一种古老的契约印记。其中蕴含的意念,宏大而模糊,核心关乎‘源初的公正’、‘阴阳序定’与‘对篡逆根基者的惩戒’……但具体所指何事何人,灵儿学识浅薄,难以尽解。或许……师傅能知更多。”

她提到了孟婆,目光望向迷雾笼罩的远方药殿。

事情涉及到孟婆这位超然存在,即便是文仲和巡察司,也不敢怠慢。

同时,崔小玉也开口道:“若涉及古老法则与契约,或许可从《阴律》源流典籍、《地府古志》中寻找线索。律法之本,亦源于古之盟誓与神约,或有关联记载。”

于是,一个奇特的组合形成了:

由姜灵儿尝试沟通孟婆,获取关于碑文象征意义和古老契约的灵性解读;

由崔小玉立刻返回判官殿最深处的古卷库,查阅那些几乎被遗忘的、记载地府起源与最初律法形态的源流典籍,从律法演变史上寻找对应点与程序依据。

陆鸣作为此事的关联者和重要文书吏,也被文仲允许参与后续信息的整理与汇总。

他深知,这突如其来的异象,绝非偶然,很可能就是打破当前僵局、甚至扭转乾坤的关键转机。

他感到一股巨大的责任压在肩上,这柄“神兵”若能挥舞得当,可涤荡污浊,若稍有差池,亦可能反噬自身。

经过一夜紧张的沟通与查阅,线索逐渐汇聚。

姜灵儿带来孟婆透过迷雾传递的、略显缥缈却直指核心的启示:“碑文所指,乃是后土立轮回之初,为防后世掌权者私欲泛滥、篡改阴阳秩序、动摇轮回根基而设下的一道‘本源律法’残章。其核心是‘因果之链,不可人为断逆;阴阳之衡,不容权术倾覆’。若有触犯,天地共鉴,可依最古之誓约追责,诉于本源。”

崔小玉则从一堆虫蛀的古老玉简和兽皮卷中,拂去积尘,艰难地找出一条几乎被遗忘的律法源头条款,其精神与碑文隐约呼应:“《后土清约》残篇有载:‘凡司阴职者,有重大舞弊,乱轮回根基、逆阴阳序定者,可不循常例,直奏本源,启古老仲裁之序。’只是此条款年代久远,程序晦涩,需以特定古老符文书写诉状,引动契约之力,且仲裁者非人非神,乃是‘天地法则’自身,故早已无人提及,近乎失传。”

两人提供的信息拼凑在一起,指向了一个惊人的、足以颠覆现有格局的可能性:

存在一条被遗忘的、超越当前地府官僚体系的终极申诉渠道!

这条渠道的依据,直指后土确立的轮回基本法,其效力甚至可能凌驾于十殿阎罗的常规裁决之上!

所有知情人心中都掀起了惊涛骇浪。

这意味着,如果陆鸣掌握的关于“篡改阳寿”、“特供物资滥用”等证据,能够被证明是“乱轮回根基”、“逆阴阳序定”的“重大舞弊”,那么他就可以尝试启动这条古老律法,将问题直接捅破天,诉诸于天地法则本身!

这不再仅仅是判官殿与巡察司或忘川书院的部门之争,而是上升到了“维护轮回本源公正”、对抗“篡逆根基者”的层面。

一旦启动,将震动整个地府,甚至引来天庭的最高关注,其过程与结果都将充满未知与风险。

崔珏在听完文仲的详细汇报后,沉默了足足一炷香的时间。

他摩挲着袖中妹妹的玉佩,眼神幽深难测,仿佛看到了五百年前父亲未能守护的“律法本源”,眼中闪过一丝前所未有的决绝。

最终,他缓缓吐出几个字:“静观其变,详加参研。若确系……本源律法显现,我判官殿,当恪守其志,卫道之本。”

他的态度,已然松动。

因为这已非个人恩怨或部门利益,而是触及了地府存在的根本法则与立身之基。

异象,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转机,也将一场风暴,引向了更加宏大与不可预测的方向。

陆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,手中仿佛握住了一柄足以裁决天地的双刃神兵,挥向敌人的同时,也可能伤及自身,甚至改变整个地府的未来。

但这一次,他有了更崇高的旗帜,和更坚实的、源自世界本初的法理依据。

前方的路,注定艰难,却也充满了彻底肃清寰宇的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