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事处内,那被秦昭的惊人发现所劈开的、锐利而亢奋的张力尚未平息,另一股截然不同的、冰冷而厚重的力量,正于无声处悄然凝聚。
崔小玉所在的角落,仿佛自成一方天地。
与孙毅案头狂舞的朱笔、秦昭周身奔腾的数据洪流不同,她那里只有一种极致的、近乎凝固的静谧。
几卷厚得惊人的古籍摊开在她案上,深色的兽皮或古玉封面上,流转着悠远而威严的法则辉光。
那是《阴律》源流中涉及“特供”、“急务”、“跨司权责”的核心卷宗,寻常吏员终其一生也难以触及一二。
她已在此彻夜未眠。
然而在她身上,却看不到丝毫疲惫,只有一种愈发剔透、愈发冰冷的专注。
她的眼眸清澈如九幽寒潭,倒映着古老文字中蕴含的无上权威与精妙陷阱。
指尖偶尔拂过页面,那原本需要数名高阶文书吏合力才能翻阅的、承载着法则重量的书页,便在她魂力的精准牵引下悄然翻动,无声无息。
当她最终抬起眼时,周遭的空气仿佛都随之微微一滞。
她并未立刻起身,而是取过一张特制的、能承载法则之力的宣纸,手持那枚散发着淡淡寒气的玉笔,开始书写。
笔尖落下的瞬间,纸面上并非浮现墨迹,而是短暂地漾开一层淡金色的法则涟漪。
随着她的书写,周身似乎有极淡的、由无数细密符文构成的虚影流转,与古籍上的法则辉光交相呼应,仿佛她并非在“书写”,而是在“引动”和“复现”天地间既存的规则。
冰冷剔透、如同冰雕般的文字逐一凝现,每一个字都仿佛直接镌刻在规则之上,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。
她书写的速度并不快,但每一笔都精准无比,条分缕析,将一夜研读的浩瀚成果,浓缩为最精要的进攻纲要。
片刻后,她持着那张仿佛有千钧之重的纸页,走向陆鸣。
“陆处正。”她的声音平稳无波,如同宣读律文。
陆鸣从卷宗中抬起头,眼中带着探询。
他接过那张纸,入手便觉微微一沉,那上面的文字不仅映入眼帘,更直接烙印在魂识之中,带来冰冷的冲击。
纸上并无冗言,直接分为三部分:
一、其行可咎:功过司“特批惯例”程序漏洞
依据:《阴律·物资卷》第七百二十条第三款:“特急物资调拨,需双司副签,一司正核,录档备查,留存期不得少于三纪。”
现状:功过司左副司频繁单签“特批”,核销记录模糊(如“教化耗用”),留存混乱。
定性:程序重大瑕疵,涉嫌规避监管。
二、其权可削:“惯例”对现行律法的侵蚀
依据:《地府权责疏议·新设篇》:“旧例不得与新律相悖,若存疑,依新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