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0章 悟到了吗(2 / 2)

许穆臻说道:“我对八卦掌的了解比太极拳更少。只记得一点要领。”

李霄尧说道:“一点就够了,说太多反而容易被束缚住思维,不利于黎师姐领悟。”

“你这家伙。”黎菲禹说着就要去打他。

李霄尧连忙躲到傅常林身后。

许穆臻说道:“有歌曰:‘十要九论理要明,生花变化妙无穷。若能悟出此中妙,周身浑圆任意行。’十要即:三形三势、三空三合、三圆三顶、三裹三敏。”

“三形三势、三空三合、三圆三顶、三裹三敏。”李霄尧一边说一边数了数手指,说道,“欸,不是十要吗?怎么只有八个。”

许穆臻说道:“因为我就记得这么多了。”

傅常林说道:“差不多得了。穆臻师弟,你把知道的都说出来就行了。”

许穆臻点了点头,继续说道:“三形三势:三形即‘行走如龙,动转若猴,换势似鹰’。三势即‘步如蹚泥,臂如拧绳,转如磨磨’。

三空三合:三空即‘手心涵空,脚心涵空,胸心涵空’。三合即‘意与气合,气与力合,力与意合’。

三圆三顶:三圆即‘脊背要圆,两膀抱圆,虎口张圆’。三顶即‘舌顶腭,头顶天,掌顶前’。

三裹三敏:三裹即‘气要裹,肩要裹,两肘要裹’。三敏即‘心要敏,眼要敏,掌要敏’。

然后‘九论’是:论身、论肩、论臂、论指、论手肘、论股论足、论谷道、论腿。

论身:头正身直,虚灵顶劲,以腰为轴,跨为先锋。2

论肩:肩宜松,松则肩穴开,气贯全身。

论臂:前臂圆则内劲伸出,似曲非曲,似直非直,曲如弓形其力无穷。

论指:食指勾眉,中指上指,无名、小指并拢,大指微扣

论手肘:前手向外推,后手向下坠,前肘对准脚跟,后肘对准后脚尖。

论股:前股领路,后股坐劲。

论足:里足直出,外足微扣,足扣要小,足摆要大,足如趟泥,平起平走。

论谷道:股道上提气通督脉,接至任脉,气如丹田,此所谓提肛实腹。

论腿:上腿带动跨部,小腿后膝带动踝部。

我就记得这么多了。”

李霄尧点了点头,转身对黎菲禹说道:“黎师姐,你悟到了吗?”

黎菲禹敲了一下他的脑袋,说道:“没有!”

李霄尧捂着额头往后缩了缩,却还不死心,凑上前又劝:“黎师姐你再好好想想啊,上次太极拳不也是听描述就悟出来了?这次肯定也行!”

黎菲禹作势又要抬手,李霄尧吓得连忙躲到许穆臻身后,只敢探出半颗脑袋。

傅常林却没理会两人的打闹,眉头微蹙陷入沉思,片刻后突然开口:“穆臻师弟,你刚才说的八卦掌,倒让我想起了宗门的幻影迷踪拳。”

众人皆是一愣,许穆臻好奇追问:“傅师兄此话怎讲?”

傅常林解释道:“幻影迷踪拳最讲究步法圆转、覆走八方,与你说的八卦掌‘摆扣步走圆形’的要领颇为相似,只是前者以拳为攻,后者以掌为要。或许我可以将拳法改作掌法,试试看能不能行。”

“不可!”余明立刻上前一步劝阻,语气带着担忧,“傅师兄你的悟性没有黎师姐那么高,自创功法的风险太大,我不建议你尝试。”

傅常林却摆了摆手,神色笃定:“余师弟放心,我并非彻底改创,只是将出拳转换为出掌而已,步法和行气路径都沿用幻影迷踪拳的底子,改动极小。这就好比把别人的巧克力融化后重新塑形,本质没变,风险自然可以忽略不计。”

许穆臻仍有疑虑,皱着眉说道:“可拳皇设下此阵,若是要我们悟出新的功法才能通过考验,这般‘偷奸耍滑’的改动,真的会起效吗?”傅常林闻言笑了笑,目光扫过石门上的符文:“眼下我们毫无头绪,与其在这里争论,不如动手试试。就算不成,也不会有什么损失,总比原地踏步强。”

李霄尧从傅常林身后钻出来,举双手赞同:“傅师兄说得对!试一下又不吃亏,万一成了呢?”

黎菲禹也沉吟着点头:“那就试一下吧。我们退开些,给傅师弟留出空间。”

众人纷纷后退,在石门前方让出一片空地。

傅常林深吸一口气,缓缓闭上双眼,调整着体内的灵气流转。片刻后他睁开眼,脚步轻挪,身形转动间,果然有几分“行走如龙,动转若猴”的韵味。

傅常林猛地顿步,原本该出拳的右手顺势成掌,掌心涵空,指尖微微弯曲。他将灵气聚于掌心,缓缓推向乾位符文,掌风掠过符文表面时,符文竟泛起一丝微弱的金光。

他的脚下步法加快,按八卦方位依次行转,动作越来越流畅,幻影迷踪拳的迅捷与八卦掌的圆融渐渐融合,灵气在掌间流转自如,毫无滞涩之感。

当傅常林走完最后一个步,一掌推出后,突然收势站定。

就在此时,石门上的八道符文突然同时亮起,不同颜色的光芒沿着纹路交织蔓延。紧接着,整个溶洞开始微微震动,岩壁上的夜明珠轻轻摇晃,发出细碎的光晕,石门中间的太极图案也缓缓转动起来,发出“轰隆”的低沉声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