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2章 码头早酒(1 / 2)

次日,李少华吃过早餐,出门巡视烟田。

他名下的烟田东至青石镇,西抵云岭乡,南接柳河湾,北连松坡坳。

更有他购买的两座大山,金屏山与卧龙岭,皆辟为专属烟田。

寻常人纵有快马,也需三五日方能走遍。

但李少华施展法术瞬移,效率奇高。

且是隐身状态,可谓神不知鬼不觉。

从甲乡镇的烟田,瞬移至乙乡镇的烟田,眨眼就到。

所有烟田里的烟草,长势都非常好,再过10天左右就能采摘了。

接着,他瞬移至金子山庄,巡视农田和养殖场、牧场。

然后,巡视盛世洛华酒楼和奇珍阁。

同样全程隐身,没有惊动任何人。

关于自己庞大产业的运营状况和财务情况,他没有听取工作汇报,没有翻看账簿。

只需开启天眼,神识扫过。

刹那间,万千信息如江河奔涌,尽在掌控:

烟田总产预估……

金子山庄农产品总产预估……牲畜存栏……

盛世洛华酒楼上月盈利……本月盈利……

奇珍阁上月盈利……本月盈利……商品库存……

……

此次巡视,圆满结束,非常满意。

人生需要奋斗,但更重要的是享受,是体验各种不一样的有趣的事情。

那晚在苏家喝酒的时候,苏洛云说距万桥木业不远的北郊码头,很多人有喝早酒的习惯。

从卯时起,陆续有人开喝。

这些人多是力夫,凌晨在码头上卸完货,靠早酒驱寒解乏,当真是“干活拼命,喝酒尽兴”。

此外,还有一些小老板、渔民、闲汉。

长年累月,形成了早酒一条街,烟火气特别浓烈。

苏洛云说,他感觉好奇,曾经带着几个镖师去凑热闹。

热气腾腾,吆五喝六,挺有意思的。

对此,李少华也来了兴趣。

这天卯时,天色尚墨,星月未退。

梆子声还在水城上空飘着,他一个瞬移,出现在北郊码头。

远远望去,沿河一溜低矮棚摊灯火通明,人影晃动如皮影戏。

缓步前往,未至酒摊,酒香先至。

不是窖藏陈酿的醇厚,而是粗陶坛中刚启封的烈烧酒气。

混着猪油、卤汁、炭火与汗味,在清冷晨雾中蒸腾成一股浓烈的人间烟火。

街口第一家摊子正冒着白汽,铁锅里红油牛杂咕嘟翻滚。

几个赤膊汉子围坐矮桌,脊梁上未干的汗痕与夜霜凝成盐晶,麻绳勒痕清晰可见。

酒是码头烧,三文一碗,盛在豁口粗瓷碗里。

第二家摊子,条件更简陋。

几块木板架在条凳上,便是桌子。

竹筐倒扣,权当板凳。

下酒菜无非是牛杂、猪头肉、小河虾、臭豆腐之类。

便宜、顶饱、够味。

李少华从街口走到街尾,又倒过来,选了个卖牛三鲜热锅的摊子坐下。

牛三鲜上桌,热气扑面。

大海碗中红油如血,浮着辣椒碎与花椒粒,底下是牛肉、牛筋、牛肚。

炖得软烂,辛辣开胃。

李少华喝了一口热汤,辣味初时不显,入口后却如暗火燎原,从舌根烧到喉头。

再蔓延至四肢百骸,驱散了江边的寒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