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下共主,联合讨伐不臣。
“还能这样么?”
陆鸣为他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。
“就这么办。”
刘彻下了最后决断,“朕意已决,由太子监国,大将军卫青辅佐太子处理朝堂政务。
富民侯陆鸣,大司马霍去病随朕出征。”
朝会之前,几人已经开会商议过。
卫霍陆三人至少要留下一个,刘彻思来想去,还是留下卫青最好。
因为卫青最老。
相比于陆鸣和霍去病,卫青的年龄几乎比他们俩大上一倍,早年征战下,身体的损耗比较大。
这些年虽然一直在调养,但身体状况和另外两人相比还是有差距的。
而且卫青最稳重,由他辅政,刘彻也更放心。
当然,刘彻给出的理由是卫青稳重,关于他最老的事情,一个字都没有提。
谁能甘心服老呢?
……
乌孙国都城。
“大禄王请放心,乌孙国有事就是我们康居国有事。
大汉要是敢派人来进攻,我们康居国不会坐视不理的。
咱们两国联合,足足有十几万精锐骑兵,只要做足准备,汉朝人的火器也拿咱们没办法。”
乌孙国之所以敢再次提出和亲的要求,并且对大汉进行威胁。
康居国的盟约给了他们很大的勇气。
大禄王哈哈一笑。
“汉朝人没有给我们修建坎儿井,却想不到我们自己派人学了回来。
那东西简单得很,效果却是真的不错。
如今乌孙国人口增长,兵力充沛,是时候让大汉认识一下我们的实力了。”
大禄王哈哈大笑,上次求亲失败后,他就等着今天。
让汉朝人看看,乌孙是何等的强大,大汉当初的选择是何等的错误。
“对于大汉的火器,我们可以选择在雨天和他们开战。
雨水能克制他们的火器,要是不下雨的话,咱们就分散主力,不和他们进行正面决战。
汉军要是敢来,后勤保障也难以持久,咱们可以一直拖着,就是不打。
时间一长,他们就会退兵的。
必要时候,我们要放弃都城,跑到草原上到处游走。
汉人的火器自然派不上用场。”
为了应对大汉的火器,双方也是绞尽脑汁,连都城都可以放弃。
“还是希望汉朝人能聪明一点,用和亲就能解决的事情,没必要开战。
大汉女人那么多,给我们几个怎么了。”
乌孙国和康居国设想的很好,认为大汉很有可能妥协。
“他们妥协的话,以后咱们可以借助汉朝人的名义继续扩张。
要是他们不妥协,就让他们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。
惨痛的教训面前,他们会妥协的。
毕竟他们绝不会想到,乌孙已经做好了放弃都城的准备。
到时候带走所有粮食,留给他们一座空城,在后勤上拖垮他们。”
他们已经做好最充足的准备,有最坚定的决心。
但却想不到,大汉的决心更加坚决。
(这几天往返医院,陪着孩子输液,在输液大厅码字。)